尽可能地深化全球南方市场

7月下旬以来,世界主要经济体陆续公布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经济数据。8月30日,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(简称国经中心)举办了第177期“经济每月谈”,围绕“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”主题,与会嘉宾指出,2024年上半年以来,尽管面临多重挑战,但世界经济仍呈现出温和复苏态势,经济和贸易活动都有所巩固,经济韧性仍存。全球制造业由收缩转向扩张,贸易重新恢复增长,供应链运转基本恢复常态。

中国银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,此轮全球经济复苏的同时,不同地区间的分化仍然十分明显。发达经济体间经济增长表现出较大差异,同时发展中经济体增速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,板块发展保持“温差”。其中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,印度、印尼、越南等国经济保持高增长态势。

宗良认为,2024年,全球经济增速整体上将达到2.7%左右,全球货物贸易整体处于稳步复苏态势。在亚太地区,制造业出口大国发挥着重要作用,其中,出口增长较为明显的产品包括汽车、半导体、计算机外围设备等。

根据世界银行预计,2024年全年发达经济体总体增速与去年持平,实际增长约1.5%,而新兴与发展中国家总体经济增速约为4.0%,为世界经济提供超过一半的动力。

“虽然世界经济呈现好转的迹象,也展现了一定的韧性,但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。”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毕吉耀在演讲中指出,从全球贸易来看,2023年,全球货物贸易是负增长,今年贸易情况还是出现了好转。电子产品、汽车、船舶以及一些工程机械进出口的情况都不错,所以,今年全球制造业复苏以后,整个货物贸易也在恢复。“WTO预计今年全球的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.6%,去年下降1.2%,明年可能增长3.3%左右。”毕吉耀表示,比如主要发达经济体降通胀道路仍然坎坷,另外不少发达经济体面临财政整顿问题,加之经济走势分化,相互之间的宏观政策协调将进一步缺失。

国经中心秘书长、研究员张永军表示,当前部分美西方国家的逆全球化措施,在未来一段时间也将继续加剧全球经济的碎片化态势,此举将对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,阻滞更多发展中国家推进本国的工业化进程。

“当前基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经贸规则已遭到破坏,中国的‘新三样’在出口中遭到的打压正是典型的表现。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,下一步,中国要坚定走好现代化道路,找准新赛道、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寻找新风口,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张燕生指出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在《世界经济展望》中分析认为,全球经济裹足不前,外需减弱的趋势有可能会延续到2028年。尽管去年11月以来外需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,但其仍然存在较动性的可能。

首先是“脱钩断链”。中国在美国中间商品总进口量的占比从2018年的18.5%,降至2022年的14.1%,并在2023年上半年跌至11.4%。此前中国曾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而2023年中国已经降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。此外,中国与日本的中间品贸易也开始出现下降。中间品大部分是零部件、原材料等,其比重下降很大程度说明经济体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在下降。

其次是科技竞争,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、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“新三样”领域的科技竞争日益加剧。

再者,需要注意外贸出口遭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,特别是中国出口态势较好的领域,可能会面临非经济因素的干扰。当前中国外贸企业也要小心跨境电商、新型外贸等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。

“我觉得中国外贸转型升级、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。我们在调查研究中深切地感受到,中国企业开始从成本优势、规模优势逐渐转向增值优势、创新优势。”张燕生表示,苹果CEO库克曾指出,中国的优势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高水平的科技和技能。

张燕生表示,近年来我国的外贸方式出现了一些变化,中国把一些中间产品出口到东南亚、墨西哥、中东欧,然后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。中国外贸出口在迂回的同时,深度明显在加深,也开始建立全球的生产体系。

对于下阶段外贸市场的发展,张燕生认为还要做好三项工作:第一,尽可能地稳定和开拓美国市场;第二,尽可能地稳住欧洲和日本、韩国市场;第三,尽可能地深化全球南方市场。

张燕生认为中国要推动“新全球化”,要保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风口能持续得更久,需要避免“价格战”在很短时间里就把新风口产品打成“白菜价”。

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在最新发表的报告中指出:“出口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表明,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体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占比变化很小。”

香港《南华早报》的报道中也提到,以美国为首,旨在脱离中国的供应链多元化努力近年来不断升级,而主要西方市场与印度、越南等亚洲供应方的贸易紧张关系也引起关注。

尽管中国对部分发达市场的出口份额出现下降,但根据标普的数据,新兴市场出口商在全球市场的总占比仍略有上升。相对于来料加工出口,标普的报告将中国出口的韧性归功于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在“正常”出口方面的崛起。

标普的报告中谈到,近年来,中国品牌的机器设备、电动汽车、智能手机和家用电器的出口迅速增长。从2010年左右开始,品牌产品出口大大超过了来料加工出口。

报告认为,将工厂迁往那些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往往会带来意外挑战和成本增加,相比之下,中国广阔的工业环境——专业的供应商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地方政府的服务——仍具有吸引力。例如,从中国向墨西哥或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生产转移只带来“非常微弱”的盈利。

标普的报告指出:“虽然把工厂从中国迁出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,但对贸易和投资控制的扩大化也会影响该地区的投资和信心。”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